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大冶籍科学家刘昌胜当选中科院院士

来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上接14版) 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材料制备阶段,正值盛夏,外面是37℃~38℃的高温。为了将动物实验用的样品如期赶制出来,需将材料放置于温度高达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上接14版)

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材料制备阶段,正值盛夏,外面是37℃~38℃的高温。为了将动物实验用的样品如期赶制出来,需将材料放置于温度高达1500℃以上反应炉中进行高温固相反应,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就好像身处于一个蒸笼里,个个汗流浃背,工作服是湿了干,干了又湿。然而,就算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中,刘昌胜和他的团队仍丝毫不敢懈怠,埋头于试验,每天坚持工作16—17个钟头,一干就是几个星期。在CPC材料的测试过程中,为了获得精确数据,他们每天6点起床,8点赶到同济大学测试,晚上六七点钟回来后,还得连夜整理实验数据、编写资料。在动物实验阶段,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合作推进。刘昌胜常顶风冒雨骑自行车到中山医院做实验,考察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观察磷酸钙骨水泥修复材料的植入效果,刘昌胜和他的团队人员在X射线照射下固定实验动物位置并不时地调整动物的摆放位置,全然忘记了处于X射线下人体会受到伤害。从动物试验到临床试验,刘昌胜都积极参与。

看到他对骨骼研究得如此专注,连骨科专家们也与他开玩笑:昌胜,你现在抵得上半个骨科医生了。当时为获得卫生部门临床研究批文,刘昌胜在北京、上海来回跑,不辞劳苦地奔波于国家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市药品检定所、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药局等单位,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轮回的抗严寒、冒酷暑,并通过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的紧密合作,刘昌胜及其科研团队突破外国的技术壁垒,历经五年的艰苦攻关,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具有中国民族品牌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材料。临床应用考查表明,CPC安全无毒,使用方便,可任意塑形,植入人体内能与宿主骨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满意地修复骨缺损,是人体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

在上海市科委、国家教育部先后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中,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著名骨科专家、中科院院士陈中伟教授对项目的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并对研制的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太喜欢这个材料了。”该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

发明成果为患者带来福音

一项好的科技成果必须要能够转化为物质或精神财富,否则它将脱离现实存在而没有突出意义。努力促进成果产业化并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科技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1998年5月,CPC人工骨研制成功。此时,刘昌胜却面临一次抉择:将这一科技成果束之高阁而开展新课题的研究?或是依托该项研究成果所带来的荣耀出国深造为自己贴金?还是将取得的研究成果转让给企业?或是自己创业、携成果产业化?为了把成果转化为产品,他最终选择了携科技成果自主创业之路。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开始创业遇到的那份艰难完全在刘昌胜的意料之外。

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形势,公司把原定1999年展开的试生产许可证申报提前到1998年操作。根据申报需要,生产车间要尽快改造成合乎要求的净化车间。为加快改造进程,保证质量,刘昌胜每天陪同工程人员从早干到深夜。他们仅用短短的一周时间完成安装并通过检验,以致工程人员都为之叹服。

在刘昌胜及其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新材料的企业标准制订、中试放大规律的研究和相关设备的研制、产品的临床验证以及融资等难题逐一化解。与此同时,在上海中山医院陈中伟院士、陈统一教授等人的鼎力支持下,公司获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的试生产批文,2000年获得准生产批文。

人工骨投产后,根据市场反馈而开展的产品系列化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公司产品迅速形成了按治疗对象分的骨泰、载药骨泰、注射型骨泰、齿泰等4个大类。为满足各类病情患者的治疗需要,刘昌胜不断创新,形成了当前10多个品种(包括粉剂、松质骨粒、楔形骨块、骨钉等),力求把修复手术的时间压缩到最短,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

持之以恒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的人工骨受到了材料界、医界与患者的青睐。同时,课题组也捧回了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1998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金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与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刘昌胜荣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和中国发明创业奖。

文章来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aqkxxb.cn/zonghexinwen/2020/1029/420.html



上一篇:王建云《做智慧父母 给孩子科学的爱》
下一篇:地球和人类会毁灭吗?--科学家科普报告走进东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投稿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版面费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